微信公众号

咨询热线:400-090-5388 

制造中国检索

当前位置: 首页>制造中国>2021年11月

冠卓顾问-卓越运营|KPI体系|培训体系|精益六西格玛|5S管理|班组建设

       2012年6月29日下午,桂林皮尔金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的最大的会议厅内热闹非凡,有激情澎湃的演讲,有争锋相对的辩论,有震耳欲聋的口号,还有欣喜若狂的欢呼。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“不明真相”的群众推开会议厅大门,一条醒目的横幅跃入眼帘,哦,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桂林皮尔金顿公司的第一届QCC发表大会。QCC究竟是什么?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让大家如此激动?带着疑问,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次QCC收获之旅。

       2011年11月18日,冠卓咨询公司的杨老师来到这家公司,他知道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这里就是他工作的主战场,他将带领皮尔金顿团队一起推行首届QCC活动。在工厂经理李德贵的带领下,杨老师进入了工厂。一进门,杨老师眼前一亮,这是一个5S管理水平相当不错的工厂,一目了然的地面区域划分、通过颜色进行目视化管理的模具摆放、省时省力的工装设计、量具的形迹管理、整齐规范的员工着装……每个地方都体现出“5S是KPI”的精髓。李经理告诉杨老师,工厂不久前刚在冠卓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了5S改善项目,这个现场就是项目的成果。“我们的客户FIAT、东风日产、戴姆勒-奔驰、比亚迪等在对我们审核的过程中,赞叹我们的5S做的相当不错,非常高兴与我们合作新的订单!”听着李经理的介绍,杨老师笑了,一方面高兴于客户对冠卓团队的肯定,另一方面从现场的5S水平来看不难判断出这家工厂的管理层对于持续改善的有力支持,有了不错的5S基础,加上管理层的全力支持,QCC项目没开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
       在两天的QCC课程培训之后,桂林皮尔金顿首届QCC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。第一件要做的事,便是组建QCC推行委员会,确定推行小组组长和组员。“我来担任推行组长吧!”卫星工厂经理周倩当仁不让、毛遂自荐。杨老师之前的感觉得到了应证,这里的管理者果然有很强的改善积极性。于是,委员会架构很快就确定了下来,周经理任推行组长,全面负责QCC活动的推行,其他部门经理担任组员,负责本部门的QCC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有了推行小组,接下来就是传说中的“QC小组12步”,这12步依次是小组组建、选择课题、制定计划、现状调查、设定目标、原因分析、确定要因、制定对策、对策实施、效果检查、制定巩固措施、总结与下一步计划。

       第一步,组建QC小组。原则上,QCC主要是基层一线员工参与的改善活动,QC小组也理应由一线员工组成。但经过了解,杨老师发现QC 7工具等改善方法在这里的普及度还相对较低,主管以上人员对QC工具的了解也十分有限,于是为了提高首届活动的课题成功率以增强员工对于QCC活动的信心度,决定本次QCC活动全由班长以上的员工参加。圈长由主任们担任,而各圈的辅导员就是部门经理,圈员则是大大小小的班长。依据此原则,4个QC小组成立了,他们分别是“步步精心”、“多功能圈”、“神州九号”和“金刚圈”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步,选择课题。4位圈长带领着各自的圈员们围绕着工厂运营的六大目标(质量、成本、交付、安全、士气、效率)展开了头脑风暴,列出了多条备选课题,再经过民主投票打分的方式选出了最终的课题,分别是《降低XX产品的包装成本》、《提高XX炉的班产量》、《降低XX线的机器人停机率》和《降低XX产品的爆边不良率》。

       第三步,制定计划。这是很简单但却十分重要的一步,即PDCA改善循环的Plan。经过培训,各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各自课题计划的甘特图。

       第四步,现状调查。这是12个步骤中至关重要的一步,因为这一步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:现状数据收集。这个时候,QC 7工具中3大工具必不可少:层别法、检查表、柏拉图。“层别层别再层别!”杨老师不断强调着层别法的重要性。对于这一点,课题为《降低XX产品爆边不良率》的“金刚圈”成员们感受深刻,在杨老师的“逼迫”下,他们从爆边的形状、在产品上的位置、爆边产生和被检出的工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层别分析,并相应地做出了形状对比图、位置分布图和工序流程图等图表。紧接着另一大QC工具检查表登上舞台,别看就是一个数据收集表格,里头大有学问。杨老师讲解完使用检查表的11个步骤之后,圈员们感叹道“没想到做个检查表要考虑这么多内容,以前想的太浅了,难怪总得不到有用的数据。”做出检查表之后,圈员们分头去收集数据,两周后,数据收集完成。面对着表格内密密麻麻的原始数据,杨老师提问:“数据有了,下面我们该做什么?”“柏拉图分析!”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。三下五除二,刚接受过柏拉图培训的圈长们就把做好的柏拉图展现在大家面前,依据8020原则,大家很快找出了几个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第五步,设定目标。4个小组从顾客需求、历史水平、同行水平和改善空间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,分别制定了课题的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。因为制定目标的依据很明确,4个小组对于目标的达成都自信满满。

       第六步,原因分析。提到原因分析,人们一般都会联想到一个QC工具:特性要因图,也叫鱼骨图。经过培训,圈员们对如何画鱼骨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,但真正开始动手画图的时候,就没那么轻松了。画得最累的还是“金刚圈”,他们针对“侧窗下片漏检”、“磨边机造成爆边”和“切割机造成爆边”这三大因素都分别绘制了鱼骨图,一共找出了63个末端因素。当三张鱼骨图呈现在面前时,金刚圈成员们感慨道“爆边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,不良率居高不下,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鱼骨图用好。”接着大家通过讨论从63个末端因素中挑选出21个作为待验证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第七步,确定要因。这一步相对简单但耗时较长,大量的试验花去了QC小组们近一个月的时间。“不凭经验下结论,现场试验来验证。”杨老师是这样要求的,圈员们也是这样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第八步,制定对策。在确定了要因后,课题改善之路变得清晰明了,圈员们又坐到了一起,再一次地进行头脑风暴,各抒己见,针对每一条真因思考改善对策。“风暴”一遍又一遍地刮,白板上的对策一条一条地增加,圈员们也一点一点地兴奋起来,看着列出的对策,大家知道离目标达成已经不远了。值得一提的是课题为《降低XX线的机器人停机率》的“神舟九号”,他们对12个真因一共提出了16个改善对策,但经过从有效性、难易性、经济性和时间性等几个维度打分评价之后,最终只保留了5个对策。“对策虽然少,但这5个都是针对发生机会最高的真因的对策,改善的效果一定会很明显。”包括圈长邹鸣弦在内,大家一致这样认为。后来的实际改善结果也应证了他们的这一观点。

       第九步,对策实施。又是一个简单而漫长的阶段,圈员们根据对策实施计划表(5W1H表)的分工开始分别实施对策,定期召开圈会确认进展。改善爆边不良率的“金刚圈”显然又是任务最繁重的小组,他们一共实施了14条改善措施,花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。圈长钟国平说:“我们的课题涉及到的工序很多,影响因素也很多,对策自然也就多一些,我们的课题是四个圈里面最繁锁最耗时的。但是如果把爆边这个问题解决了,意义深远。” 而课题为《降低XX产品的包装成本》的“步步精心”小组这时则碰到了一个问题,改进后的包装方式在进行了路试试验后出现了玻璃移位的品质异常。改善成本如果带来品质问题,那么对策便不能算作有效。“步步精心”的圈员们并没有灰心,他们仔细研究了玻璃移位的原因,发现了“幕后的黑手”:玻璃侧边的打包带没有很好地起到固定玻璃的作用。于是经过讨论,决定用平压条替代打包带来固定玻璃。再路试,问题解决了!

       第十步,效果检查。到了检验成绩的时候了,前面所有工作价值几何,就体现在这一步。经过对策后的数据收集以及改善前后对比,各小组的改善幅度均浮出水面。欣慰的是,4个课题的改善结果均达到了基本目标,其中“金刚圈”、“神舟九号”和“步步惊心”的课题都达到了挑战目标。

       第十一步,制定巩固措施。这时,各小组开始思考两个问题:对策的水平展开和对策标准化。出现一个好的改善对策,就要想办法让它的效益最大化,“它能被应用到其它产品么?能被应用到其它生产线么?”经过一番研究,“金刚圈”降低爆边率的对策和“步步精心”降低包装成本的对策均被展开应用于其它产品,使得改善效益更加可观。同时,4个小组都通过把对策写入SOP、工作制度等文件的方式,将改善对策标准化。

       第十二步,总结与下一步计划。最后一步,各小组成员再次聚到一起,回顾课题开展的整个过程,总结经验、吸取教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