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号

咨询热线:400-090-5388 

当前位置: 首页>冠卓动态>近期活动

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,强化主人翁意识

DATE: 2019-4-8
企业在基层管理过程中,是否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形?
 
第一,在基层班组长眼里,员工难管、工作缺乏主动性,服务观念、奉献意识差;
 
第二,在员工眼里,基层班组长不可理喻,工作摆架子,官僚作风重,缺少人情味;
 
第三,班组成员普遍认为班组内人心涣散,彼此之间有隔阂,缺少互助关爱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 
这里要指出的是,如今上述同样的问题在许多企业中依旧存在。基于此类问题的解决,需要引入一个行之有效的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。
 
一、什么是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
 
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是指在基层班组建设中,普通员工获得一定期限的临时授权,轮流担当基层班组长的角色,参与班组日常管理工作,带领组织成员共同参加生产活动,并长此以往形成的机制。全员不仅代表着领导和中层经理的参与,还包含了基层管理者、普通员工占多数在内的所有人。
 


二、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的作用与价值
 
1、有助于消除员工对班组长的误解
 
员工通过轮值能增强责任感,了解到班组长管理工作的难处,体会到其中的艰辛,在今后工作中必然会积极配合。
 
2、促进班组长管理风格转换和管理水平提高
 
员工在轮值管理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和普通员工言行的转变,能给班组长敲醒警钟,帮助班组长自检自省,改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。
 
3、能有效改善班组工作氛围,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
 
通过轮值管理大家冰释前嫌,相互包容,千丝万缕拧成一股绳,为了共同的任务目标鼓劲加力,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力量。
 
4、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夯实基础
 
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管理单位,在每个班组实现自主管理、自主协调,员工自我发展、自我提升的形势下,企业的综合管理也当然是根深蒂固、不扶自直。
 
三、 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 操作要点
 


1、要建立轮值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规则
 
轮值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,要形成规范的动作流程和机制。班组长、轮值班长、轮值委员要有明确的权责定位、工作内容和轮值周期等。
 
2、要做好轮值事务合理分配和任务说明
 
在轮值工作部署中要注意适量、适度,有灵活性,并向组员讲清开展这些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,强调它和平常的工作一样重要,是长期需要做的工作。
 
3、班组长要在轮值中做好协调和沟通
 
轮值人员身份变换会建立新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,其他组员有时也会产生不理解甚至是对抗情绪。针对此类情况,班组长要做好协调沟通,在组内维护好安定和谐的工作关系。
 
4、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与轮值事务的关系
 
轮值工作看似会占用工作时间和精力,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工作。但只要时间和任务分配合理,同时对表现出色的同事多加表扬和嘉奖,大家就会乐于参与,轮值工作就会受到支持。
 
5、轮值不是虚无的形式主义
 
班组长要有效放权,让轮值人员发挥才能行使权利,在班组建设中发挥出能动性和价值,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。班组长要着重注意自己的“一言堂”行为。
 


6、班组长要在轮值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
 
打破“一言堂”行为不是放手不管,也不是让轮值人员任其所行,而是让其在有监督有约束的情况下有序参与。在轮值班长、轮值委员遇到棘手难题,或组织行为偏离正轨时,班组长要果断参与"救急”行动。
 
通过全员化的轮值,普通员工学会了换位思考,强化了对班组工作的系统性认知,提升了大局观,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大大强化,工作中博奔少了,协作多了。
 
“全员化轮值管理机制”在实践中产出的成熟机制,在班组管理工作中的使用效果尤为显著。将它同活力机制、评议机制、分享机制、荣誉机制等的有效结合,能形成对基本班组管理的强力驱动。
 
文章来自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